当前位置: 首页» 成果管理» 理论成果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海娃博士与法国、意大利科学家合作在行星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3-03-21     阅读次数:

       近日,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海娃博士与法国索邦大学Sandra Ninet副教授、Frédéric Datchi教授、Stefen. Klotz教授以及意大利罗马大学L. E. Bove教授合作,在一水合氨(AMH)塑性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a Plastic Crystal in Water−Ammonia Mixtures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高压高温下水-氨混合物中塑性晶体的观察》)为题,于2023年3月9日正式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物理化学快报杂志》)上。

  

  图1(a)AMH温度-压力相图;(b)不同温度下,旋转扩散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

  张海娃博士所在泰山学者刘才龙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极端条件下氨水体系的物态和物性研究。通过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和准弹性中子散射光谱测量实验,详细研究了AMH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出现的新固体相AMH-VII(如图1所示)。拉曼散射和X射线衍射光谱测量实验结果表明,AMH-VII与常温下发现的无序离子-分子合金相(DIMA)具有一些相同的结构特征,即它们都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每个晶格位置处O和N是可以相互无序代替,并且都是由分子和离子共同组成,其中分子占主导。然而,AMH-VII与DIMA在分子动力学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准弹性中子散射实验表明AMH-VII分子会绕着分子质量中心自由旋转,是一种塑性固体。由此可知,AMH-VII是DIMA的塑性相形式,同时具备了三种无序特征:O/N替代无序性,分子/离子组成无序性,自由旋转无序性。AMH塑性相的出现和稳定存在的温度压力范围,对部分木星卫星,如泰坦(Titan)、阿里尔(Ariel)和恩刻拉多斯(Enceladus)以及亚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内部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成果系张海娃博士与刘才龙教授等人共同于《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一水合氨的无序离子-分子合金相(DIMA)实验证据后的又一力作。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海娃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索邦大学Sandra Ninet 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法国国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审核 刘才龙)